返回首页 视频展示 在线留言 比赛报名  
最新活动

 
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普惠民生
王智平2016-03-30

长治日报记者张瀚予实习生张明珠报道:“我最喜欢流动图书车了,让我和妈妈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喜爱的书。”淮海社区6 岁的小居民申虎虎已经是流动图书车的“老读者”了,近日,他又在市图书馆流动图书车上借到自己爱看的书。

探索建立智能流动图书馆、“电子农家书屋”等新型基层文化服务网点,是我市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“六化”建设之一。作为全国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,近年来,我市把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促进城市转型发展、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长治的重要举措,不断加大文化设施标准化、文化投入常规化、文化活动品牌化、文化机制长效化、文化服务多元化、文化体制创新化建设力度,越来越多的百姓享受到了家门口的公共文化福利。我市已连续5 年蝉联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绩效考核第一名,2015 年荣获全国首家“中国曲艺名城”称号。

为加快建设惠及市、县、乡、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,构建宽领域、广覆盖、高效能并独具长治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2015 年,我市新建了市群众艺术馆、市歌舞团排练厅,改造了潞州剧院、潞安剧院,新建潞城、壶关、黎城3 个县(市)级文化馆和城区、平顺、沁县、黎城4 个县(区)级图书馆,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32 个、村文体活动室3454 个、农家书屋3515 个,实现了综合文化站、村文体活动室、农家书屋全覆盖。

针对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,我市积极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,加大资金投入,完善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,将红色文化、民俗文化、绿色文化融入公共文化体系,在县、乡、村开展了大院文化、饭场文化、星期天文化活动等乡土特色文化活动,形成了县县有品牌、乡乡有特色、村村有活动的良好氛围。

为了适应信息化发展新形势,我市大力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,探索建立“电子农家书屋”、智能流动图书馆等新型基层文化服务网点,实现了国家数字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全覆盖;积极推进文化馆、图书馆及乡镇文化站“两馆一站”免费开放,全市两个博物馆、28 个文化馆和图书馆以及132 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免费开放。此外,市图书馆和13 个县市区分馆联网运营,实现了“一证通用、通借通还”,方便了市民查阅图书和文化信息。

通过建立市抓龙头、县抓基础、乡抓特色、村抓普及“四抓”机制,我市积极推动文化体制创新,通过创新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、积极开展基层创建活动、创新民俗文化传承方式等,稳步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续建设,进一步巩固示范区创建成果,真正让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成果更多地惠及全民。






 
关于城隍庙 | 新闻中心 | 最新活动 | 商位展示 | 物业服务 | 月刊 | 全景展示 | 业主论坛
版权所有◎2008 山西安居乐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咨询专线:    网站ICP备案号:晋ICP备19011274号-1 技术支持:中联科创
Copyright◎2008 Changzhi town God Temple Square.All Rights Reserved
Produced By 中联网站管理平台 v9.0 ::..,中联科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