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黎城县对当地以太行红山为主题的6 大景区,进行了统一的对外开放旅游推介。推介会上,60 多家旅行社在感受了黎城境内的雄山秀水、古风建筑、革命史实、民间习俗后,他们表示愿为黎城把旅游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尽一份力量。与会专家认为,黎城旅游产业拥有明显的后发之势,有望在3 至5 年内形成独特的比较优势。
去黎城旅游?不说是外地人,其实就连当地人都在疑惑:有什么可看的、好玩的?山没同处长治境内的壶关出名,“红”不过邻县武乡。莫非那里真的没有旅游优势?其实,地处晋、冀、豫三省交界的黎城县境内“一川三丘六分山”,素有“太行画廊”之称,人民大会堂内木刻画《江山如画》就取材于此。黎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5000 年,黎侯古国的都城就建在这里,许由洗耳、黎民百姓等典故均发端于此。黎城还是抗战时期我党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腹心,八路军最大的兵工厂、最大的银行、最早的制药厂、最早的被服厂等重要机构都曾建在这里。手握众多旅游资源,却大多“养在深闺人未识”,曾经的黎城旅游就面临这样的尴尬。
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?黎城在反思;如何才能从被遗忘的包围圈中突围?黎城在思考。为此,围绕生态、红色、民俗文化等资源优势和交通、区位优势,黎城县从旅游规划到道路建设,从景区策划到形象宣传做了大量基础工作,统一了谋旅游发展的共识,形成了太行红山景区的大框架,叫响了太行红山旅游品牌。先后完成了太行红山景区核心区修建性详规;规划了红色、骑行、自驾、徒步4 条生态旅游线路;完成四方山循环路、广志山古建筑群遗址修复、洗耳河水景、金鸡寨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工程,完成洗耳河景区入口服务区、四方山入口服务区规划;完成了黎侯古城一期工程等。
也正是得益于旅游的战略选择和精准规划,以太行红山为主题的洗耳河、四方山、黄崖洞、板山、黎侯古城、广志山等6 大景区,在经过8 年持续建设后,道路实现畅通,景区景点取得重大突破,接待能力日臻完备,具备了大开放的条件。而连续两年举办的骑游文化活动周,把太行红山的壮美风光展现于世人面前的同时,也创造了年接待游客50 万人次的纪录。
|